學習完了,我們就要講開始干了,下面來談談我們企業管理的內功的這方面的事情:
1、品牌化。我在前面講了華強北的企業品牌和產品類品牌,這里再講一下其他的。當然品牌代表一種品類,就是好多品牌有專屬的產品范圍,要是哪個品牌可以代表哪一類產品,就成功了,比如王老吉代表涼茶,ST的MCU是他們的代表作,SLKOR是做碳化硅的,更代表品質。比如格力的空調賣的比美的貴,NIKE賣的比李寧好就是這個道理。有了品牌可以*低成本和客戶建立信任度和連接,交易和流通的環節效率也更高而且成本更低。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,對我們這些小公司推廣品牌非常有幫助。當然還有故事、有時間沉淀和磨礪。
2、標準化。標準化是協同、溝通、交流和交易的要素,我們人民幣和美金的匯率就是一種標準化,我們用的公制單位和英制單位的換算也是標準化的對接。當年秦始皇的“車同軌,書同文”也是標準化,為了加強管理的效率。做企業先從企業內部管理抓起,要效率、要品質,就要搞標準化。對外,一方面和供應商方面有了標準化就方便和快速對接,不容易出錯,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和客戶對接,大的客戶對這一塊也比較看重,也是公司軟實力的體現。制定的標準可以參照同行業的一些企業,*好與供應商和客戶能夠有*大化的一致性,有互動和協同,就是*好的模式,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大家看到KFC和麥當勞的汽水和食物的味道在哪里都是一樣的,價格也是一樣的。可以說味道、分量代表品質的標準化,價格代表了財務數據標準化,有了這些標準化的數據對市場分析、原材料配送、員工操作、成本核算等等等等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。華冠半導體的明哥在下面頻頻點頭,明哥對這個有體會在運用了,做國產品牌不容易呀,加油明哥!
我對標準化還是有點體會的。前幾天我老家有朋友過來,我為了冒充有錢人裝個B,就請他們去了五星級的酒店,還帶了幾瓶五糧液,再點了鮑魚給他們吃,后來他們回去說我混的還可以,以后要多巴結我。比我幾個土豪同學請他們去會所吃什么野味花的錢還少效果還好。我就有效的利用了標準化,因為五星級、五糧液、鮑魚,就從側面給我請吃的檔次背書了,他們是屬于五星級,隨便就把我人搞成五星級的了。有了知識,裝B也達到五星級了。
3、團隊化。我前面講了有團隊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這里就簡單說一下系統化和人員依賴。團隊要根據工作的流暢和職責建立系統化,可以增加工作效率,另外培養、培訓新來的員工也會效率效果好,在有員工離職和崗位有變動的情況下,把對組織的效率和產品品質的影響降到*低,有效的降低了人員的依賴性。我們以前在大公司出差半個月回來,看到同事換了好多,但是公司運作還是非常順暢,就是這個道理。
4、流程化。我們看到現在比較牛皮的快餐店“家樂緣”沒有。他們這樣的平價的快餐店可以開在要承受比較高租金的大好位置,*核心的東西就是他們的流程化。我們以前吃快餐是要單點的,效率非常低。在家樂緣的流程化里面,米飯、葷菜、葷素搭配的菜、素菜、湯、收錢都可以一條龍搞定,效率非常高,也不耽誤吃飯人的時間,高效、有序,是流程化的*大好處。再加上他們有了標準化,有了合適吃飯的人在里面小循環的動線,就有了翻臺率,就差不多了嘛。
當年東莞的服務為什么那么火,就是有標準化和流程化,雖然不該講,但是道理是這樣的,這個大家當我沒有說呀。
我們的ERP軟件好多都好流暢了,是眾多公司結合實際應用千錘百煉出來的,內部管理的ISO9000,用于車規的TS16949,都是幫我們搞好流程化的好幫手。有條件的公司應該上。我們也是計劃下半年開始干了。